安徽老年大学协会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工作 >> 协会动态
陈先森会长在协会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老年教育研究员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07-06  查看人数: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

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会长

陈先森

2020年7月4日

这次会议主题是全省老年大学系统建设,重点是如何加强基层老年教育建设。面临当前形势,明确工作任务,讲三点意见:

一、立足法规  把握老年教育发展的“方向盘”

《中华人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省政府《关于加快“十三五”期间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诸多法规、文件,明确规定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要重视老年教育,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和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据了解,由教育部牵头的《关于积极推进老年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新时代老年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也都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在协会的积极促进下,由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导,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数易其稿,将于近期提交省人大常务会审议。我省老年教育条例的出台,为全省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基层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规性依据和制度性保障。

1.工作有依据抓认识

大力开展老年教育事业,中央有要求,国家有部署,社会有需求,人民有呼声。如何办好老年大学、办成什么样的老年大学,如何加强基层老年学校的建设,提高认识是关键。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为重点,激发社会活力,挖潜社会潜力,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学习环境,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引领广大老年群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促进“学、乐、为”的有机统一,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积极贡献。

2.政策有依据抓措施

政策确定后,人是关键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前提和基础。措施是由人制定的。要选好配强基层老年教育负责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办好基层老年教育。目前,全省大多数地方基础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在完善县(市、区)老教委组织的基础上,乡镇(街道)相继成立老教委,村(居委会)成立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安徽各地老教委九十年代相继成立,人员变动大。党委分管领导兼任老教委主任(组长),聘请有经验、有威望的老领导、老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副组长)。这种体制虽然是暂时过渡性,但是可能要维持很长时间,需要坚持、巩固,真正做到老年教育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3.目标有依据抓进度

今年是完成省政府《实施意见》中提出的,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0%以上;95%乡镇(街道)建立老年学校,5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立老年学习点的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要努力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在办好公办老年学校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老年大学(学校)建设;在齐心合力办好老年教育的前提下,鼓励支持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等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举办老年大学、老年学校、老年课堂,为基层选送教师、开设讲座、共享课程资源;在目前老年大学(学校)条件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协会和省广播电视大学合作的“安徽老年远程教育网”的远程教育优势,向基层延伸,基本形成主体多元、灵活开放、规范有序的覆盖全省城乡社区的老年教育办学网络。

4.任务有依据抓落实

积极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老年教育工作,通过不同形式,争取他们从人、财、物等方面对老年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将老年教育纳入地区整体教育的统筹建设范畴中。依据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教育发展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会上,我们抛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讨论稿,文中专门提到切实解决村(居委会)老年学校的经费问题,真正实现基层老年学校办学“有场所、有牌子、有经费、有人员、有计划、有教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积极创造硬件条件,不断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

二、立足创新  撬开老年教育发展的动力源

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动。创新发展就是解放思想。

1.老年教育是应对深度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省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8.4%。应对老龄化,既需要物质层面的老有所养,更需要精神层面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基础,老有所医是保障,老有所教是手段,老有所学是动力,老有所为是方向,老有所乐是效果。老年教育不仅可以使老年人过上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而且可以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成为自尊、自立、自强、有作为的新一代老年群体。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加从容的迎接“银发浪潮”。

2.进一步明确老年教育的本质是“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作为承担终身教育任务的老年教育同样属于这一范畴。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教育培养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尽管老年教育属非正规教育中的继续教育,但它却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教育活动。老年大学(学校)中既有教师和学员,还有正规的教室和课程,三种要素客观存在。老年教育和学前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未涉及学历教育,教育部门未纳入教育的组成体系。随着形势发展,这两种教育已明确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老年大学(学校)是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老有所教”和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需求的重要举措。老年大学(学校)已经成为引导老年人终身学习、积极向上、健康养老的生活方式。老年教育既然属于教育范畴,就得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好老年大学(学校)。

3.进一步明确老年教育的宗旨是以老年人为本

老年教育既不同于普通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和专业进修教育。老年教育是特殊群体的教育,既然是老年教育,就要彰显老年教育特色。老年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教育过程要始终围绕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开展的一种教育。老年教育面向全体老年人,面向全体有接受教育能力的老年人,面向已经在校、在线学习的老年人。不分性别,不讲职级,不论身份,一视同仁,公平教育。老年大学(学校)是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要充分考虑学员入学年龄的差异性、学习需求的层次性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要强调老师与学员的之间的互动,通过沟通、交流,实现传递知识、传递思想、启发诱导、感化影响的教学目的。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丰富多彩,易懂易记;要有地方特色,不能千校一面;要老有所教、教有所学、学有所用。

4.进一步明确提升老年教育的公共服务质量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实现“老有所学”,是保障老年人的学习权利;实现“老有所为”,是保障老年人共享科技、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是帮助老年人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开展“生命尊严教育”,是提升老年人生活价值和幸福度。老年大学(学校)已经是党委和政府联系老年人、凝聚老年人的重要桥梁,是强化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基层中心工作宣传和落实的重要平台。

老年教育是公益性事业,也是民生工程,需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理顺办学体制机制,拓宽老年大学(学校)办学渠道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实施意见》附件分解表中,省直相关单位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很多栏目教育厅、老干局都是牵头部门。要鼓励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同心协力,为完成省政府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共同开创我省老年教育新局面。

5.进一步创新教学手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老年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规范化发展,新形势下的老年教育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新形势下的老年教育,需要创新发展。教材编写要创新、课堂教学要创新、学员管理要创新、理论研究要创新。老年教育创新要立足科学把握“实际”、全面回应“实践”、致力实现“发展”这三个基本点,认真抓好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努力拓展第三课堂,满足学员服务社会的愿望。广泛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合作交流,积极探索老年大学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

三、立足基层  应对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挑战

目前我省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城乡区域间老年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缺乏全局性引领和具体指导;供给不足,老年人就近学习需求难以满足;基层老年学校办学条件仍是发展瓶颈。新时代的老年教育,必须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未来。关注基层数量庞大,比例较高的老年人群体,重心下移。

1.坚持办学方向

    要始终坚持政治立校。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老年大学(学校)“姓党”“为老”的办学方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老年大学(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内容,要渗透到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要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引导广大学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的原则,多元化发展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基层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学习环境,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终身学习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坚持以人为本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其对象是老年人,其特征是非功利性。要恪守老年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老年教育要面向全社会的老年人,要努力让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均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老年教育的规律,按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特征完善教育形式,制订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计划。基层老年学校办学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结合老年教育为振兴乡村战略服务的要求,根据老年人的文明生活、健康生活、智慧生活、快乐生活的需求,开发思想道德、科学普及、安全知识、养生保健、法律法规、代际沟通、生命教育等方面通用型学习资源,帮助社区、农村老年人融入现代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3.坚持城乡统筹

统筹发展城乡老年教育,优化城市老年大学资源供给结构,盘活社区教育的资源存量,将老年教育的增量放在社区和农村。积极组织协调市、县(市、区)老年大学示范引领基层老年学校。做到市、县(市、区)带动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带动村(居委会)的良性格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要整合周边社区的教育资源,设立社区教学点,实现单一的以退休老干部教育向所有老年人教育的转型;村(居委会)老年学校在优先吸收农村中的老党员、老村民代表、老年协会会员、老村民组长和退休回乡的老教职工进入老年学校学习,应尽可能多地吸引其他老年人进入老年学校学习的转型。形成以乡镇(街道)老年学校为中心,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和敬老院老年学校为基础的老年教育网络。

4.坚持整合资源

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闲置的办公场所、中小学合并后闲置出来的校舍,整合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学校、敬老院等资源,不断解决和优化老年教育的办学条件和规模。这些工作谁来做,当然是当地党委、政府,关键要有牵头部门组织、协调、推动、服务、抓落实。我觉得,我省能把各地老年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全,就是最有效的抓手。通过这个纽带,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省老年大学协会在省里层面没有管理权限,我们可以鼓与呼,坚持与各地老教委共鸣合拍,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家搞好服务。各地老教委要积极推动老年教育“跨学校、跨区域、跨城乡”的资源融通,在教师队伍、课程大纲、教材标准等方面与基层老年学校实现共建共享。在城市老年大学教学中植入师范教育内容,为基层老年教育的发展培养师资。鼓励离退休干部(教师)、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会贤达、能工巧匠、大学生等到基层老年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扩大老年教育志愿者规模。构建基层老年教育发展需要的多功能、多门类、多形式的“教育大观园”。

5.坚持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就是要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老年大学(学校)的制度建设,除了要贯穿渗透在办学管理的所有基本环节中,更应该突出在教学管理的规范上。从教师任用、教材建设、教学程序、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可行性计划和制度。在制定各项制度的同时,制定督促、考核、执行状况的办法。从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到坚持教师座谈会、班长会、学员座谈会以及开学布置、结业汇报会,建立任课教师定期考核测评反馈制度,并建立相对应的管理目标和评价体系。省老年大学协会依据老年大学和基层老年大学(学校)省级示范校创建的标准,定期开展创建验收;每年将举办基层老年大学(学校)负责人的培训;市、县(市、区)每年至少要各举办一期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老年大学(学校)的整体素质,使全省各级老年教育向朝着规范化方向健康发展。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 [备案号:皖ICP备18001056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299号  电话:0551-62953702
技术支持:合肥深拓软件
 
Produced By STCMS PublishDate:2024-01-09 08: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