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3点,安庆市大观区老年大学水上公园校区二楼多功能教室内舞姿翩跹,掌声阵阵。舞蹈6班江淳老师以《巴郎仔》维吾尔族舞蹈公开课教学内容,深入讲解示范,校领导到场观摩,舞蹈系教师、部分班级班长及学员舞蹈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感受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本次公开课以"文化传承+技能培养+健康安全"为核心构建教学体系。在文化情感层面,江老师通过《巴郎仔》中维吾尔族姑娘的鲜活形象,引导学员体悟"热情欢快、幽默灵动"的民族舞蹈风格,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技能训练环节聚焦三大要点:精准掌握平摇动律、三步一抬等基础动作,连贯完成舞蹈片段表演,强化颈肩腕膝等关节的灵活性训练。课堂始终贯穿安全教学理念,通过科学热身、适度拉伸等设计,实现"愉悦身心、健康舞动"的教学初衷。

针对维吾尔族舞蹈的技术要点,江老师采用分层教学策略突破三大难点。对于维族舞标志性的颈部横向平移动作,不强求学员一步到位。通过"米粒练习法"(想象米粒在颈部滚动)等趣味比喻降低学习门槛;上下身协调训练中,创新运用"分解记忆法",先练步法再合手位,逐步提升身体控制能力;节奏训练环节则借助拍手打拍等互动形式,帮助学员精准把握切分音节奏。整堂课以"示范—分解—合练—纠错"的闭环模式,让学员们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贺俊民校长高度评价课程设计:“这堂公开课将艺术技能传授与文化认同教育完美融合,为我校‘文化育人’教学改革提供了鲜活范例。”舞蹈系教师方荣华表示:“江老师的节奏分层教学法很有启发性,值得在全系推广。”参与观摩的学员程仕玲说:“原来维吾尔族舞蹈里藏着这么多文化密码,现在很期待参加这个舞蹈班学习。”

公开课在愉快的《巴郎仔》音乐中圆满结束,最后大家合影留念,记录美好瞬间。

后续学校将陆续推出民族舞、现代舞等专题教学活动,让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光彩。
文/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