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年大学协会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老年教育看肥东:课堂在教室,更在广阔天地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乐龄周刊  发布时间:2025-11-24  查看人数:

一家三口齐上萨克斯班,姐妹一起学柔力球,母女同上摄影班……一所县级老年大学,以鲜明的校园文化、鲜活的课堂、有力的示范引领,展示出基层老年学校的澎湃活力,让学员的老年生活有滋有味。


文化更鲜明

40名学员齐唱《肥东老年大学校歌》,抖空竹、莲湘舞、彩带龙、彩球伞舞等非遗民俗表演轮番上台,肥东老年大学2025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中,600余名师生精心编排38个节目,台上演得热闹,台下掌声不断。

该校以文铸魂,着眼于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打造教、学、乐、为的精神家园。聚焦学员作品,教学楼每层设有不同主题的展示墙,设置优秀书画作品陈列室;聚焦原创节目,为学员搭建向外展示的平台,如校艺术团将非遗麦秆画与走秀结合,编排《荷花情》——非遗麦秆画节目。在2025年全市老干部、老教系统文艺汇演中,该节目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以来,该校学员已有500多人次走出校门,参加全国、省市各类赛事活动,取得可喜成绩。在安徽省第十五届传统武术比赛中,该校荣获1个集体一等奖,10个个人一等奖;在合肥市老干部系统第八届运动会太极拳比赛中,该校学员包揽个人奖项前三……

此外,该校在6个临时党支部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队,并组建一支60多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教学成果展演、义诊、社区文明创建、义务写春联、重阳节慰问演出等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彰显了学有所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

课堂更鲜活

在阜阳颍上明清苑、管仲老街等十余个文化地标与自然景点打卡,前往管子研究会、管仲研学馆感受先贤智慧,肥东老年大学历史文化班的部分学员结束此次游学养行程后,直言,“当历史变得可观可感,知识储备增加了,眼界开阔了。”

老年教育的课堂,不只在教室,更有广阔的天地。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办学宗旨,围绕“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四有目标,该校积极开展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打造鲜活的课程体系。

“我校第二、第三课堂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深受学员欢迎。”该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学校推出“研学游+红色教育”(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摄影+主题教育)课堂,开设“研学游+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课+包公文化园+研学)课堂,并探索新时代老年大学“游学养”课堂模式,推动课程体系办出特色,课程办出精品。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学校学知识,收获友谊。这一幕,是积极老龄观的生动注脚,也是最美夕阳红的生动展现。

引领更有力

以实践为基,以创新为抓手,该校在加强自身建设发展的同时,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优质教育资源送至更多的老年学校,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学校将乡镇、社区老年学校业务骨干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精心组织交流观摩活动。如举办教学开放周,邀请各乡镇老年学校教师前来观摩教学,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全县已有多批次基层老年学校教师来校观摩听课。

同时,学校支持和鼓励教师骨干到乡镇、社区兼职授课,开展送教下乡或示范教学活动。今年10月下旬,学校已选派8位教师到6个乡镇送教下乡。

一所县级老年大学的逆袭之路

一所县级老年大学,如何突破自身条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专访肥东老年大学负责人。

记者:作为一所县级老年大学,学校办学目前取得哪些突破?

负责人:我校创办于1993年9月,办学已有30多年,经历了艰苦创业、探索前进、创新发展阶段,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品质一步步提升,如今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学制、多学科、多层次的老年大学。

我校先后荣获安徽省第二届“敬老文明号”、“安徽省示范老年大学”、“全国远程教育试验区”等多项荣誉。2024年11月26日,我校被授予“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荣誉在县级老年大学中鲜见,既是对我校多年来以质量兴校实践的肯定,也是鞭策我们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办好老年学员满意的老年大学。

记者:在教师队伍专业化方面,学校有哪些创新之举?成效如何?

负责人:我校每学期更新教师资源库,不断优化教师年龄和专业结构,陆续引进优秀的年轻教师,推动教师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发展。

在教学环节,我校加强教学计划审核和备课检查,加强课堂教学巡查,建立教学评比制度,鼓励教师教研并参与教学交流活动,对获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可以说,我们的目标是在教学教研中争一流,比如我们有两篇论文获省级二、三等奖,编有多本校本教材,有教师正参与全国课题研究。

再以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为例,我校王咏老师荣获全省说课比赛戏曲类一等奖,马淑芳老师获舞蹈类三等奖。在合肥市老教系统“说课”活动中,王咏老师获得戏曲类优胜奖、陈小虎老师获得乐器类优秀奖。

记者:学校是如何通过适老化的创新,将老年教育课程做到了学员的心坎上?

负责人:我校加强思政教学,以主题报告会、观影等多种形式办好“银龄大讲堂”。每学期每个班安排课前五分钟的广播党课和微视频,引导学员知行合一、老有所为。

在课程设置上,我校致力于适老化课程的建设,精心安排适老通识课程,包含防诈骗、医保政策宣讲、线上健康大讲堂等专题。根据学员需求,我校每学期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近年来陆续开设智能手机、中医养生、鹤仙麦秆画、黄梅戏、彩带龙、彩球伞舞等一批特色课程。

在教学中,我校乐器、舞蹈、运动健身等11门课实行分层级教学,根据学员基础施教。截至目前,我校共开设48门课,已打造诵读、鹤仙麦秆画、竹笛、民族舞、历史文化课等精品课程,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课程内涵。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 [备案号:皖ICP备18001056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299号  电话:0551-62953702
技术支持:合肥深拓软件
 
Produced By STCMS PublishDate:2025-11-24 16: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