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冬降临,晚霞如诗。笔者走进长丰县双墩镇,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产业园里的“力度、速度、高度”孕育了“富水长流”,同样令人赞叹的是老教园里的“美度、温度、强度”催生出“夕光喷涌”。

图为双墩镇举办老年教育成果展节目表演
如今在双墩镇,无论是城区还是村居,老年教坛向上的“大写意”闪闪发光,银龄一代向学的“工笔画”熠熠生辉,“办好家门口老年学校”的氛围越发浓厚,“学有所乐、学有所为”的人间烟火气饱含温情。该镇老年学校校长孙余瑶告诉笔者:“面对缺教少室基层办学痛点,只有向‘新’出发,实施好‘六统一工程’才是最大的‘动力源’,才能让基层银龄教育气象万千”。
所谓老年教育“六统一工程”,指的是统一党建引领、统一阵地建设、统一教师选聘、统一课表设置、统一后勤保障、统一绩效考核。
在打开“六统一工程”赛道上,镇党委发挥镇老年学校“指挥、协调、服务”作用,动员镇老年学校校长、副校长对26所村(社区)老年学校实行包干负责,锚定“办学方向不走偏、软硬件设施‘不掉链’、教育投入‘不差钱’”目标,聚焦“一体化”推进,拓宽村(社区)办学新路径。
在一体化推进党建上,镇老干部支部设在镇老年学校,由校长担任支部书记,副校长担任支部委员,村(社区)老年学校普遍设立党小组,既接受老干部支部领导,也接受村(社区)党组织领导。老干部支部要求党员学员必须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志愿服务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助力乡村振兴、化解社会矛盾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镇老干部支部由于在抓党建上做出突出成绩,去年受到中组部表彰。
在一体化推进师资配备上,镇党委统一选聘了近10名退休教师和1名退休干部担任村(社区)老年学校教师。镇老教委根据课表安排,指派教师下村(社区)授课。对到偏远村(社区)居学校授课的教师,派专车接送。同时要求教师务必做到“不备课不上课”“无教学笔记不讲课”。考虑到农忙时期农村学校开不了课,镇老年学校由包村副校长带队,让授课教师下到田间地头开展授课。不仅如此,镇老年学校与京东方医院开展合作,每年指派医学专家到村(社区)老年学校开展健康讲座。

图为双墩镇老年学校在上音乐课
在一体化推进课程设置上,为杜绝农村老年学校课程设置“短斤少两”、课时安排随心所欲现象,双墩镇老年学校在广泛调查研究,尽全力满足老年学员需求的基础上,为每所村(社区)老年学校量身定制了10门以上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时事政治、党史教育、历史人物、养生保健、艺术欣赏、情系土地、戏曲欣赏、八段锦、法律知识、家庭教育、声乐课、手工制作等,并制定了学期总课程表,确保每周不少于半天课程。为促进农村老年学校文娱类课程“孵化”成果,镇老年学校抽调学员精英,组成文艺小分队,定期送演到村(社区)老年学校,让农村学员在观摩中提高艺术素养。同时每学年组织村(社区)老年学校开展文艺汇演大赛,让农村学员在表演中展现各自的魅力。
在聚焦一体化推进后勤保障上,镇政府制定详细使用计划,优先保障资源开发、设施建设、师资培训等关键领域,每年除拨付专项资金80万元外,对新办老年学校,以“实报实销”方式,保障资金供给。
“六统一工程”的实施,为双墩镇银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更大空间。笔者在采访中看到,这里“老有所学”一路攀升。“六统一”工程推开后,双墩镇不断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村(社区)老年学校校舍面积普遍在200平方米以上,不仅实现了“有室可学”,更主要的是“学有师教”,短时间内激活了老年学员的求学动力。目前,全镇拥有线上线下注册学员共达6050人,五年增长30%以上。
不仅如此,“银发力量”普遍激活。老年学员通过老年学校的专业知识学习,普遍掌握了两到三门专业技能,成为赋能银发经济的带头人,全镇有500多名较年轻学员实现创业、就业有成。各老年学校还通过拓展第二、三课堂,探索“游学养”老年教育新模式,有效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销售。此外,有100多名学员主动加入清除社区垃圾、化解社会矛盾的志愿服务行列,为构建和美乡村奉献了余热。
同时乐龄图景频现村野。一大批老人通过老年学校的学习,由牌桌走向书桌,由“麻将场”走向歌舞台,由“小家庭束缚”步入“大家庭松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强。一座座亮点濒闪属于老年人的黉宫,让人们争相“打出共鸣的响指”。
文/孔宪昌 图/宋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