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老年大学首期教师培训正式开班。近百名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段为期四个月的多元化培训旅程。培训分别采取线上自学、线下集中培训、16课时的实践考察、现场观摩研讨、反思互助等环节共计63学时。教师修完规定学时并经考核合格后,由裕安区教师发展中心颁发结业证书,作为教师持证上岗的重要依据。

本次培训他们紧跟全国老年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以“政策引领、专业赋能、技术融合”为核心,采用创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致力于培养一支专业化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助力银龄课堂提质升级。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国家关于老年教育的政策导向,也满足了老年教育对高品质教育服务的期待,为推动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领航,锚定老年教育新坐标
当下,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教育已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及安徽省制定的《老年教育条例》等重要政策文件,为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行动框架。裕安区老年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学习《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特邀六安市委党校专家解读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老年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邀请市政协第四届副主席刘德新专题讲授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政策方向,提升依法执教能力。

创新模式,打造师资成长新路径
裕安区老年大学在师资培训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成功探索了具有裕安特色的“四维一体”培训模式。线上自主选学:通过分层分类学习,利用国家终身教育智慧平台等线上资源,赋予教师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以精准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线下专家引领:邀请高校教授和行业专家,专注于老年心理学、数智化教学等前沿领域,进行集中培训。实践场景浸润:通过设置16课时的实践考察和5门精品公开课观摩,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进行沉浸式学习,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技能。反思互助闭环:要求教师撰写教学日志、进行同伴互评,形成“学习-实践-反思”的闭环。培用一体:与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师需求,共同设计培训方案,63学时的培训覆盖政策法规、专业、技术等多个领域,修完规定课时考核合格后,由教师发展中心颁发证书,结业证书将成为教师选聘的重要依据。

数智赋能,解锁银龄课堂新玩法
培训特别引入“数智赋能教学”课程,由合肥师范学院胡强副教授讲授如何运用多媒体和在线平台增强课堂互动性。参训教师程平表示:“AI技术、短视频等工具的教学应用演示,让我对创新老年课堂有了更多灵感。”此外,健康保健与安全防护课程由六安市人民医院专家授课,凸显了学校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全方位关注。

本土实践,贡献老年教育“裕安样本”
作为裕安区荣获“第十一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和“全省第四批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称号的指导单位,裕安区老年大学近年来通过标准化的师资培训和本土化的课程设计,成功培养了200余名骨干教师。其中,“送教下乡”项目使超过5000名乡镇学员受益。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从政策解析到AI教学,本次培训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老年教育的新篇章。”参训教师鲁群如是说。据悉,培训将持续至7月。其成果将转化为全区老年教育服务的新动力。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参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为裕安区老年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老龄化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裕安区老年大学正以创新的师资培训为支撑,推动“银龄课堂”的品质提升和升级,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文/图 邓元生 胡多明 程宝发